其他

2017年7月3号周一《现代财经-早读分享》

2017-07-03 现代财经

今天是2017年7月3日,星期一,农历六月初十,美好的一天从品味《现代财经-早读分享》开始!

重要的人,再重要的事,让你失望多了,也变得不再重要了。失望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会开出一朵花来,那朵花的名字叫,无所谓。人生的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不能接受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离开。不管何种关系,终极的目的不是归宿,而是理解、默契。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怎样的心情,换位思考一下,人生有太多的不完美,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美好的一天从坦然心态开始。早安,周一!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576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美媒:中国将成人工智能超级大国,阻挠为时已晚。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6月29日报道,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机器学习的最新理念上,也无需依托硅谷,深度学习领域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公开进行的。即使美国通过相关的立法,也无法阻止中国继续在这项技术上取得成功——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参考消息网)

  • 蔡子微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无论你注意或不注意,我们都在努力;无论你阻挠或不阻挠,我们都在节节成长。今天你爱搭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

2、媒体:面对大湾区机遇,香港引以为傲的优势在哪?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超过1000家,市值占比超过六成。香港正迎来前所未见的历史机遇,那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构架中,香港的地位独特。香港的繁荣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我们相信,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宏大愿景中,香港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成长机会。(经济观察报(北京))

  • 蔡子微评:全世界都想搭上中国的发展列车,别人要排队买票,而在‘一国两制’下,港澳不用,国家还给你预留座位。融入祖国,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才有港澳美好的未来!

3、新华社:预计今后一段时间资金面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新华社今日发文称,7月份28天逆回购和MLF将集中到期,预计今后一段时间资金面仍将维持紧平衡的状态。作为6月份的最后一周,本周财经市场最受关注的就是年中流动性问题。资金的宽松直接体现在市场利率上。尽管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按兵不动”,资金价格却稳中有降,年中流动性节点平稳度过。(新华社)

  • 蔡子微评:金融去杠杆必然导致资金紧张,如果在去杠杆的过程中过剩资源资金占比没有明显下降,生产效率没有显著上升,企业盈利能力没有提高,下半年资金紧张会越来越严重,除非重新开放信贷。

4、成都“抢人”:为外地求职本科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7月2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从正在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成都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把解决“蓉漂”安居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对急需紧缺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住房保障。(澎湃新闻网)

  • 蔡子微评: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不拘一格引凤来,凤来筑巢林更美,良性循环走起来!

5、新一轮药价谈判有药品降价40%,刚需类进入降价序列。据医药协会人士透露,2016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超过14950亿,预计增长13%以上。而处方药市场超过8000亿。也就是说,在处方类药品的医保支付中,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对医保资金的使用造成了压力。部分省份已经出现巨大压力。因此,患者刚需类药品、价格过高类药品进入降价序列。关于谈判的规则,企业人士透露,谈判小组在谈判前已经做了很多调研工作,调研后,这些内容形成了一套标准。

  • 蔡子微评:医药产品作为国民刚需类行业,本不该是高暴利行业。此次药品降价,人社部做了大量社会调研,做到药品降价“有理、有据、有节”,难怪有大批企业家 会满头大汗地走出会场。

6、旅游地产投资日益细分,呈“去地产化”趋势。近日,克而瑞乐苇旅游地产运营商平台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旅游地产发展报告》指出,未来“借旅游之名,做地产之实”的模式将难以为继,旅游地产的竞争将最终表现为整条产业价值链上的竞争,全力构建一条独特的产业链,围绕主题项目运营衍生出前端研发、推广等以及后端商业、酒店、娱乐等细分领域的链条是旅游地产核心价值所在。(21世纪经济报道)

  • 蔡子微评:旅游和房地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相互交叉、理念渗透,形成了许多边缘性的全新综合结构。旅游房地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极高的投资价值。

7、上海出了新规定,“阿大葱油饼”再也不用怕了。阿大葱油饼、梦花街馄饨、彭浦第一炸……上海不少知名弄堂美食都曾因无证无照而一度关门谢客,引来无数饕餮食客唏嘘。小餐饮虽说存在种种问题,却也是公众饮食需求的一种补充。实行正规化,从简单的关停到科学的疏导,可以更容易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小餐饮业发挥优势为市民提供饮食方便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将得以改善。(新京报)

  • 蔡子微评:更多关于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正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升华。小餐饮,宜疏不宜堵,阿大新店的开业或可成为近年来关于无证小微餐饮治理和传统美食文化保护的成功范例。

8、丁远:重视服务业、忽视制造业的想法很危险。不论是称“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每个国家提法不同,但都是从原来工业最早的机器化到自动化,现在看,已经慢慢要走到人工智能、物联等方面。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同时发生,所以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对于有市场分析称,可以大力发展服务业转移制造业就业,这种观点很危险。(凤凰财经)

  • 蔡子微评:“Made in China”的火爆,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不要以为“一带一路”的走出去就是赢者通吃,全盘考虑,牢牢抓住制造业,完成升级换代,从根本上解决“鸡和蛋”的关系问题。

9、外汇新政7月实施:个人购汇额度不变,不能“出海”买房买股票。7月1日,外汇管制新政正式实施,不仅加强管制境外汇款,也调整了民众每日领取现金的大额现金交易报告标准,届时人民币出海将越来越难。在新规下,中国居民每年每人5万美元购汇的额度仍然保持不变,但是换汇过程变得繁琐了,监管也变得更加严格了。银行的工作人员会提醒你,不可以换汇到国外去买房子、炒股买基金、也不能买分红型返还型的保险。(东方财富网)

  • 蔡子微评:看来肥水不流入外人田啦,关闭屋门自己割韭菜。

10、共享单车中场战事:“政府军”进退选择。大佬互怼、“悟空”退场、摩拜与OFO融资合作佳绩频传……在政策之靴落下之际,共享单车的激战,似乎也正进入独角兽清理战场阶段。但人们或许没有注意到过去半年中,全国至少有56个公共自行车项目招标,金额从几千万到4.5亿元不等,总规模达8亿元。有观点认为它是自行车+互联网的“政府军”,与之相比,共享单车更像是政府鼓励参赛的外卡选手。(中国经营报)

  • 蔡子微评:市场化的竞争就让市场化公司去竞争,政府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如果数字化发展从一开始就有政府军过多参与,就不可能成就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

11、经纪人称月入20000跌至月入500,拿什么拯救券商?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成交量和成交额均不景气,沪深两市上半年成交量40323亿股,成交额519084亿元,同比下降24%。纵观中国证券业经纪业务,经历了经纪人时代、投资顾问时代和目前所谓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经纪业务日渐式微。券商行业的经纪业务、投资经理、经纪人,似乎都在转型。至于会转向何方,市场主体尚在思考与探索之中。(经济观察报)

  • 蔡子微评:曾经的经纪业务是券商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靠天吃饭”决定了业务受行情影响,无法“旱涝保收”,收入难以保证。券商业务将来的发展必然需要转型,转型重点在于突破传统通道服务模式,向满足客户多元化理财需求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转型。

12、日媒称中国便利店市场群雄割据:传统零售店陷入苦战。中国的便利店市场正在不断扩大。2016年,便利店的总销售额为1300亿元,比2015年增长13%,有的连锁店规模甚至达到了1万家。电商也开始涉足线下便利店,便利店的扩张动向和竞争愈演愈烈。而传统大型零售店因竞争激化导致店铺关门,销售额呈减少趋势,根本追不上便利店等新兴势力的步伐。(新浪综合)

  • 蔡子微评:零售的本质是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而现在顾客追求的是便利性、个性化和分享,因此便利店的便利比传统大型零售的便宜更重要。很快小业态将是新零售的大风口。

13、iPhone害了口香糖厂商,网约车干掉了广播。口香糖与iPhone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却实实在在遭池鱼之灾;网约车司机忙抢单,电台广播躺枪;实体书店难敌APP,报刊亭风景不再;手机支付普及,信用卡线上线下受影响;在线课程得青睐,培训教师变网红;垂直类APP更便捷,搜索引擎遭冷。(中新经纬)

  • 蔡子微评:新时代的互联互通不仅存在于同行业,也普遍发生在跨行业,想要不躺枪,只能自己适应新环境,不断基因重组。

14、家乐福时隔3年重启便利店业务。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便利店仍然保持的较高的发展速度。从统计结果来看,便利店增长率超过20%的城市占到所调查城市总数的47.5%。(经济观察报)

  • 蔡子微评:从三年前的业务收缩到三年后的被动重启。现在面临的是更加激烈的全家、711等便利店的直面竞争,但家乐福凭借强大的商超渠道重启便利店优势明显,毕竟商超跟便利业态并不是冲突、抵制,而是互相弥补,通过不同渠道来满足消费者去求。  

15、外媒称中国成非洲留学生主要留学地:显文化软实力。美媒称,非洲学生在中国的人数激增是令人瞩目的。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非洲学生人数增加了26倍,从2003年的不到2000人增加到2015年近5万人。对中国来说,向非洲人提供教育是中国软实力的延伸——培养下一代非洲学者和精英。(参考消息网)

  • 蔡子微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中国带给你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贸易和商业机会。同时,如果获得的经验转变为与中国合作的意愿,互惠互利,何乐不为?

16、印度启动独立以来最大规模税改,奢侈品税率最高。旨在统一税制的印度商品与服务税法案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印度自独立以来实施的最大规模税制改革。据悉,商品与服务税法案旨在简化目前印度复杂、混乱的税收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建立税率相同、简单明晰的统一消费税征收体系。(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上海))

  • 蔡子微评:相信不久,中国又要卷起一波“印度代购”风了。如此大的改革,只能说“牛人,真敢改!”这一法案有利于改变印度各邦各自为政的碎片化税收格局,减少跨邦间贸易手续,提高全国范围内的物流效率,对改善投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二、今日话题关注  

中国人手里已经没有大量存款了!拿什么撑住房价?


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作者:拾叶


有朋友问笔者,未来楼市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老百姓手里的存款都花的差不多了,下半年开发商回款任务重,新盘再搞搞全款购房八五折之类的活动,这一波地产周期就算过去了。并且下半年二手房必定会推出更严厉的交易政策,然后房地产流动性将彻底全面锁死,未来两年现金为王,市场重回买方市场,房价将出现松动,熬过这两三年后,一二线大概率继续上涨。


朋友反驳道:你说的不对啊,任志强前段时间可是说老百姓手里还有大量存款。银行不让贷款,开发商让全款购房能打折也好啊,老百姓手里钱多啊。


聊至此,笔者觉得应该重新再梳理一下国内的经济、货币和房产的乱局了。


1

全国住户存款仅剩26万亿!全款买房撑不住!




其实讲真的,任总是一个敢讲大实话,真性情的企业家。很多数据也都言之凿凿,有理有据,逻辑也没大问题,但是好几次提到的居民存款这个事,笔者觉得任总还是讲的有些偏执了。


别看央行每月公布的境内居民住户存款月月攀升,上月央行公布的老百姓手里还有60多万亿的存款,但别忘了,这些年大伙买房子买车也没少欠银行的钱,境内个人人民币贷款从2010年的8.8万亿飙升到现在的36.4万亿。


如下图:


2009年之前,个人贷款的体量其实也不大,一直都在几万亿的规模徘徊,老百姓的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来,但是为什么2010年之后大家都这么喜欢跑银行要贷款了呢?


其实,说白了也简单,就是08年底出来的四万亿政策,让09年到11年出现了全国性全面大通胀。CPI当月同比指数从09年年中的-1.8%直接飙升到两年后的6.45%。



也正是这一段时间,民科人士的“人民币只会越来越毛,存钱不如屯东西”等传言开始风靡整个社会。而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如此,物资一天一个价,猪肉鸡蛋人人喊贵,价格压都压不住,渐渐,大家也就都把这些话当成警世箴言了。


所以,很多人为了防范货币贬值,急匆匆的都去银行贷款然后在市场各种买。


也正是从那一年起,老百姓负债的速度比存钱的速度开始快的多!


直到2016年,全国一二线房地产爆发,老百姓的存款迅速被房地产吸走。


笔者统计了一下从2010年之后,把境内住户的人民币存款减去住户的贷款,就得到下面老百姓净存款数据:



其实,如果没有2016年这一波房地产和2015年那一波股市,老百姓的净存款应该在35-38万亿之间,十八大的目标也差不多完成的很漂亮。但是现在,少了一大块。


经过股市和房地这两波一搞,绝大部分家庭的资产从


房产+存款+金融资产


变成了


房产+存款+金融资产。


所以,很多人问笔者如果开发商降价让大家全款抢房,房子不是还要涨么?甚至还有不少人说未来中国是否要全面大通胀?


我经常回答:你动动脑子想想可能么?


老百姓手里都快没钱了,你拿什么去涨价?你拿什么去刺激价格?你拿什么去通胀?


中国去年房地产商品房新房销售金额在11.7万亿,二手房交易金额大约在5万亿,两者加一块儿快17万亿,如果全款购房,老百姓现在的26万亿净存款还能怎么折腾?


告诉你!没有银行贷款,这点存款根本就撬不动房地产这口大缸!



2

通胀还是通缩?你胀一下我看看



讲真,央行对于房贷政策的收紧实际上动作有些慢了。不然牺牲一点房地产,换取刺激一下国内物价,对中国的经济是有好处的,但是最好的时机已过。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全球都在通缩,日本政府因为无法解决社会长期通缩问题,安倍愁的皱纹长满了脸。


海岸线对面的美联储耶伦大妈因为美国社会长期通胀低迷,连本来言之凿凿的加息理由都弄得像忽悠大众一般。


还有人嚷嚷着要大通胀?


你是要当奥特曼去解放全球的通缩困局么?!


笔者带大家看看全球大通缩周期下,这几年国际商品现在价格都什么德行。


我们挑三个能代表国际商品价格的品种:能源之王——石油、粮食之王——大豆与金属之王——铜。



答案不言自明。


3

现金为王时代,高杠杆无现金流者危险



美联储进入加息缩表周期这事已经说了太多遍了,米筐上这话题的文章不下十篇,笔者都写了六七篇。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央行只会滥印钞票,信贷规模会节节攀升,社会永远通胀下去。


很多人现在的想法还是抓紧时间去银行贷款,能负多少债就负多少债,恨不得让家里没满月的吃奶娃都去银行按揭买套房子,等未来赚了大钱后把一麻袋钞票当废纸一样仍给银行,顺便再扔下一句:“老子跑赢通货膨胀了,你们这帮吸血鬼去死吧”,然后仰天长笑而去,一副人生赢家的样子。


六七年前你有这想法,没毛病,笔者举双手赞成你,哪怕是前两年你这样干也没问题。


但是你现在还这样想,还这样干,就是作死!


你当银行都是傻子么?!


全国人民要是人人都这样干,人人都觉得自己比银行智商高,长期通货膨胀、货币长期贬值的恶果都由银行来兜着,告诉你,如果你认为全国人民都能这样去银行占便宜,银行要是玩完了,大家都要玩完!


为什么?


记着去看看中国的政治金融史,银行本质就是财政部!


不理解的话去背思想政治课本去!


在中国外汇占款一直下降,货币乘数到高位,信贷规模无法大量释放的前提下,你高杠杆不是在人生逆袭,是Suicide!!!


信贷有极限!债务有尽头!


4

告诫



我一直告诫很多投资者,你的家庭负债一定要适度,不能杠杆崩到最紧。一定要留有不低于你家庭两年收入的现金流。不管投资还是投机,绝大多数家庭房产持有不要超过三套!(如果投资一居室小户型的话可以适当增加一至两套)。


特别是2016年这波房价涨了之后才后知后觉加高杠杠投资房产的,是极为危险的。


为什么?


因为你负债二三十年,这二三十年的现金流增长速度会受到制约。如果期间现金流崩掉,你只有抛售房产,而抛售房产的房价增益部分必须要覆盖住你的房屋交易成本+房贷利息成本+你购房所投入资金本这段时间所损失的无风险收益这三者之和,你才能自保。


而这些年如果出现别的投资机会,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如果两三年后中国股市走牛,你拿什么去炒A股?你拿什么去投资新三板优质股权?你把房子押给证券公司么?


如果未来美元、英镑、澳元崛起,你拿什么去换外汇?你拿什么去做海外配置?


你手里还有钱么?

还有钱么?

有钱么?

有么?

啊?!

问你呢!


有人说把房子拿去银行再做抵押不就好了?


再过两三年,你去银行抵押试试,银行会给你一个不可思议的评估价和一个令你咋舌的利率,并且未来金融市场监管的大数据打通后,你抵押贷出来的钱想去炒股?!


呵呵!


一笔有使用成本、使用期限和心理压力的资金会让你入场就输掉一半!


不信你问问身边做股票配资的人,有几个全身而退活下来的?!


5

写在最后



梳理到最后,如果你通篇认真看完,何尝不明白我想表达什么?!


我们深刻的认知到我们的经济活动绝大部分是在顶层决策者制定下所摇摆前行的。而笔者所做的便是研究顶层决策者的思路和各种经济宏观数据,试图用来捕捉一个个政治与经济的逻辑链,推理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分享给大家,仅此而已!


希望与君共勉,祝君好运!



【免责声明】《现代财经》微信公众平台所转载的专题文章,仅作分享和学术研究之用,未有任何商业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三、健康生活

【女人熬夜七大危害】①皮肤受损:出现暗疮、斑痘。②打乱生物钟:易引起妇科疾病如月经失调等。③记忆力渐渐下降。④增加患心脏病风险:长期"颠倒黑白",生物钟紊乱,作息调节困难。⑤胃肠疾病:熬夜加夜间进食影响肠胃道休息。⑥睡眠不足容易导致肥胖。⑦引发抑郁。


《现代财经-早读分享》是由《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总第576期)

编辑整理:蔡子团队   值班编辑徐珊珊

团队成员高阳、高歌、姚晨强、王燕、张赢、王炳巧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现代财经》公众微信号(modern-financ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